厦门市小型渔船将实行信息化管理,遇险可一键报警

作者:大连安全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8-07-27 15:04:49

张贴告示.jpg

市渔港渔船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张贴告示。



  昨日,厦门海沧区鳌冠村渔民陈碰来的小型渔船船尾处安装了一个不起眼的椭圆形透明盒子。它预示厦门小型渔船将通过信息技术变革,步入厦门“智慧海洋”发展规划,与国际海事通信、导航标准相接轨。


  这透明盒子是厦门市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及渔港动态管理系统的终端设备,据悉,该设备同时具有GPS/BD双模定位、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与RFID(射频识别技术)三种功能。


  在厦门,乃至福建,将这三种技术进行集成并在小型渔船管控上应用尚属首次,在国内相同领域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市渔港渔船管理处正对100艘小型渔船的新装设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安装和实船海上测试工作。接下来,该项目软硬件将在厦门1692艘在册渔业小型船舶上全面铺开建设,争取今年年底完工。


工人安装设备.jpg

工人为渔船安装上定位设备。



进展:已通过国家船检机构验收

 

   厦门市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及渔港动态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始于2年前。依据国家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有关文件针对现代渔业信息化建设的明确指示,“支持沿海各省市开展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及渔港动态管理系统项目建设”,“以增强渔业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为重点,整合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渔港动态管理系统项目资源,加强渔业信息装备建设,提高数据安全装备和信息交互能力,全面提升渔业信息化总体水平”。


  2016年,市渔港渔船管理处向农业农村部申请获批1000万元,用于厦门市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及渔港动态管理系统建设。


  进入测试阶段前已开展大量前期工作,包括小渔船船载终端、RFID的选型优化,软件部分的功能调研与人机接口设计,4个AIS基站安装点的调研与选址,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实施方案、售后运维方案的论证,组织专家对船载终端海上功能测试方案论证,船载终端的陆上实验等工作。


  目前,该项目的核心硬件设备已通过国家船检机构验收。


终端设备.jpg

椭圆形透明盒子是厦门市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及渔港动态管理系统的终端设备。



亮点:渔船海上遇险可一键报警

 

    “该系统的建设,将极大提高小型渔船的防灾减灾能力。”市渔港渔船管理处处长刘巍介绍,安装AIS终端设备后,小型渔船即使在黑夜下进行海上作业,驶过的大型船舶也能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了解小船的航速、航向等信息,做出避让措施。据了解,厦门这批渔船终端设备AIS的作用距离至少为2海里,足够避免海上碰撞事故的发生。


  在该船载终端设备底部,还有一个红色按钮,可实现一键报警。厦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易受台风影响,海上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渔民如果在海上遇险,按下这个按钮,省海洋与渔业厅、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多个业务系统能同时接到报警求助。更关键的是,救援人员能够通过GPS/BD双模定位功能,第一时间了解遇事船舶所在经纬度,以便及时、精确地开展协同救援。


  另外,该终端设备能同时使用移动网络和国际海事频点,具有双重通讯保障。除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系统的动态监控和可视化功能,也有利于市渔港渔船管理处加强对小型渔船的管理。



突破:克服小型渔船安装难题

  

      因小型渔船存在无电源,空间小,以及没有防潮设施等问题,一直以来无法实现装配船载信息化终端设备。而这套最新的小型渔船船载终端针对厦门小型渔船的特性,结合市渔港渔船管理处的管理要求进行设计,解决了这些难题。


  “目前的产品是在广泛听取渔民朋友意见,结合厦门渔船实际情况后设计的。”项目承建单位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明生说,为了让这款产品适合厦门小型渔船的需求,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工程师与市渔港渔船管理处相关负责人频繁走进各个渔港,进行实地考察,并同渔民朋友们进行深入沟通。


  据了解,这款船载终端设备的体积远远小于大型船舶类似产品,一般安装于渔船尾部处,丝毫不会影响渔民的日常作业。而且,该终端产品的外壳设计是密封的,能够有效防止风雨、海水对设备内零件的破坏。


  为了解决密封产品的电源问题,该产品采用太阳能方式供电。据罗明生介绍,不用更换电池,该设备可自行运行3-5年。